散光由于角膜表面不平正,晶狀體曲度異常造成折光不一致,使外界光線在視網膜上不能同時聚集,導致視物變形、模糊。不論借助眼的調節作用還是移動被看目標與眼距離,均得不到清晰的物像。
散光多數系角膜的曲率半徑不勻以及晶狀體的表面曲率不樂所致,可分為規則散光和不規則散光兩種類型。規則散光系指兩個具有最大曲率和最小曲率的徑線互相垂直,多由于角膜彎曲異常所致,常為先天性的。不規則散光系由各徑線的彎曲度不一致所引起,見于晶狀體彎曲異常以及后天性角膜疾病如角膜發炎,潰瘍等。
散光常因不良的用眼姿勢而加重。例如躺著趴著看書,甚至斜眼或瞇眼看東西,都會造成眼皮不當的壓迫眼球,而影響其正常的發育,所以戒絕壞習慣才是防止散光、杜絕近視的做法。而這些習慣也常是近視的原因,因此有些人以為近視會造成散光,其實兩者沒有關系的。進入眼球的平行光線各經線焦點不在一個截面上則稱為散光。引起散光的原因很多,比較常見的有:(1)曲率性散光:為角膜彎曲度發生異常變化引起。如屈光力最大的子午線與屈光力最小的子午線互相垂直,則引起規則散光,多為先天性,而且散光度數較大。如為角膜表面不規則變形、彎曲不平,在視網膜上無法形成焦點,則稱為不規則散光,如角膜外傷性瘢痕、圓錐角膜、角膜變性等。
?。?)偏心性散光:以前多見于晶體移位,如先天性偏斜、晶體半脫位等;近年來,由于屈光性角膜手術的增多,臨床也可見因PRK、LASIK手術光斑偏離光學中心引起的散光。
?。?)屈光率性散光:為晶狀體各部的屈光指數發生變化所致。散光度數一般比較小,如老年性白內障,晶狀體皮質發生水隙、羽毛狀混濁,造成晶狀體的屈光指數改變,都可形成散光。
散光可根據屈光情況分為不規則散光和規則散光。不規則散光是指各子午線的彎曲度不一致,用一般柱鏡無法矯正;規則散光是指彎曲度最大的子午線與彎曲度最小的子午線正好垂直,用柱鏡矯正能獲得較好的視力。其中規則散光又可分為:(1)單純近視散光:為一條主要子午線上的平行光線在視網膜上成像,和它垂直的另一條子午線上的平行光線在視網膜前聚焦成像。
?。?)單純遠視散光:為一條主要子午線上的平行光線在視網膜上成像,和它垂直的另一條子午線上的平行光線在視網膜后聚焦成像。
?。?)復性近視散光:兩條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線上,平行光線都是在視網膜前成像,但是它們屈光力不相等。
?。?)復性遠視散光:兩條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線上,平行光線都是在視網膜后成像,但是它們屈光力不相等。
?。?)混合散光:兩條互相垂直的主要子午線上,平行光線一條是在視網膜前成像,另一條子午線上的平行光線在視網膜后聚焦成像當視力減退,又有視力疲勞癥狀,應進行散瞳驗光檢查。通過檢查,可以準確地獲知散光存在與否,散光的程度如何,同時亦可檢查出有無合并近視或遠視,并可根據驗光的結果配戴眼鏡進行矯正。